2009年11月25日

資訊月防塞車 北市微笑單車半價優惠


資訊月防塞車 北市微笑單車半價優惠

更新日期:2009/11/24 18:19
轉貼自(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24日電)


今年資訊月將於28日展開,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估計將有77萬觀展人次,呼籲民眾選擇搭乘公車、捷運前往。另外,YouBike微笑單車配合提供1日票半價,是民眾另一項選擇。
交通局今天表示,資訊月將自11月28日至12月6日,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在世貿中心展覽館(1、3館)舉行。預估觀展人次將達77萬人,平常日每天約7萬人次,假日則有10萬人次以上。
展覽期間,世貿中心周邊公有停車場(府前、松壽及信義廣場停車場),停車費率由每小時新台幣30元,大幅調高為60元(首度包括松高路北側及忠信停車場)。交通局呼籲民眾搭乘捷運或公車前往,不要開車或騎機車。
另外,YouBike微笑單車在資訊月期間推出1日票半價優惠方案,1日票基本費由40元降為20元。交通局官員說,民眾可從「捷運國父紀念館站」或「捷運市政府站」借車,騎到「世貿3館站」或「世貿1館C出口站」或「市民廣場站」等站還車。
同時由於「世貿3館站」靠近接駁車上下車處,基於安全考量,將暫時取消部分停車柱使用。如遇到沒有空車位情形,民眾可以改往鄰近其他站借還車,距離都在200公尺以內。


<轉貼自 981124(中央社資料照片)>


PS.微笑單車的滴咕.......

這次的資訊月活動辦的很盛大喔~~~

希望大家共襄盛舉

微笑單車也抱持著跳下清水舞台的決心

提供給大家一日20元的優惠喔!!!

希望大家多多使用自行車代步

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及環境努力的CYCLING吧~~~


2009年11月16日

<自行車>「星期日‧心騎日」 萬人響應安麗號召



自行車》「星期日‧心騎日」 萬人響應安麗號召
更新日期:2009/11/15 15:12 本報訊

紐崔萊(NUTRILITE)響應政府號召,推廣全民單車運動,15日在台北舉辦第一場「星期日‧心騎日」活動,吸引近萬人共襄盛舉。
這場活動由安麗公司主辦,清晨在台北市政府廣場前展開,近萬匹鐵馬一起出發,蜿蜒成一條長龍,由基隆路經環東大道、麥帥橋、堤頂大道,抵達終點河濱公園彩虹段,總長10公里,場面非常壯觀。
伊林名模林又立、台啤球員顏行書、許誠文也出現在車隊中,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單車活動,感覺很新鮮,更沒想到和這麼多人一起踩鐵馬,格外有意義,要感謝安麗公司用心規劃和舉辦這麼健康的活動。
「紐崔萊心騎日」接下來將在高雄(11月22日)、台中(11月29日)舉辦,高雄場次路線由世運主場館出發,沿途經中海路、翠華路、明潭路、沿蓮池潭接孔營路、軍校路與中海陸返回世運主場館,總長12公里,主辦單位邀請旅外棒球好手鄭凱文林哲瑄蔣智賢郭嚴文和超馬媽媽邱淑容參加;台中場次將從台中都會公園出發,接東海路、清泉路、東大路與科園路返回都會公園,總長10公里,由「台灣之光」跆拳道女將蘇麗文陪同民眾一同騎完全程。
(此文章轉貼自YAHOO奇摩新聞 更新日期:2009/11/15 15:12 本報訊 )
PS.微笑單車的滴咕............
謝謝安麗大力支持自行車運動喔!!!
因為一開這則新聞就看到微笑單車的身影了
當天的租借量也是相當的高喔~~~
而且還頗受好評呢!!!
大家都說我們的車子好騎又顯眼
騎在活動上很拉風的喔
謝謝大家的支持~~~~
你們的鼓勵是我們微笑單車的動力喔!!!

2009年11月8日

天涼好個秋~~~


漸漸踏入了秋天的紛圍當中
天氣也稍稍涼了一些(其實中午還是熱到車柱可以做鐵板燒.......)
現在騎腳踏車在路上悠遊真的是滿享受的
有一點點的風,流一點點的汗
就這麼晃個一圈,身上的細胞的活絡了起來
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防災應變中心那一站的感覺
那裡離喧囂的大路有一段距離
有著隔壁學校敲鐘的聲音
有許多綠葉的遮蔭
有舒服的長木椅可以歇息
有小孩牽著比他還大的黃金獵犬來遛韃
有老夫婦牽著手在說要去環遊世界的夢想
最重要的是
有微笑單車在這裡點綴了一下秋天的微涼~~~~~

2009年11月3日

誰發明了自行車

腳踏車的稱呼因地而異,有的地方叫單車、自行車。

關於自行車的發明者是誰說法很多,有說法國人的,有說俄國人的,也有說是中國人的。到底是誰第一個發明自行車的,到現在並沒有定論。

據說誕生於中國西元前五百多年的獨輪車就是自行車的前身,可惜已無資料考證。但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黃履莊發明的“能自行”的車,卻有史料記載。

據《清朝野史大觀》卷十一載記:“黃履莊所制雙輪小車一輛,長三尺餘,可坐一人,不須推挽,能自行。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複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八十裏。”這可能就是有史料記載世界上最早的。

也有人說自行車是歐洲人發明的。
18世紀末,法國人西夫拉克研製了一輛木制自行車,結構比較簡單,外形象一匹木馬的腳下釘著兩個車輪,兩個輪子固定在一條線上,這輛車既沒有驅動裝置,也沒有轉向裝置。
騎車人靠雙腳用力蹬地前行,改變方面時也只能下來搬動車子。即使這樣,當西夫拉克騎著這輛自行車到公園兜風時,在場的人也都頗爲驚異和讚歎。

隨後法國的馬執又製造了一種前面驅動輪大,後面從動輪小的自行車,這種車的運行效果較好,很受法國市民的喜愛。沒幾年後,英國的亨伯公司生産出一種用鏈條傳動菱型的自行車,這種形式的自行車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人說自行車是俄國人發明的。1801年9月的一天,俄國農奴阿爾塔莫諾夫騎著自己製造的木制自行車,行駛2500公里,趕到莫斯科向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獻禮。
他製造的自行車與法國人西夫拉克製造的車較相似,亞歷山大一世見到阿爾塔莫諾夫製造的自行車,當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隸身份。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實用型的自行車出現于19世紀初。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木制兩輪自行車。這種自行車雖然仍舊用腳蹬地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邊前行一邊改變方向。
德萊斯式自行車一問世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法國人大量仿製,一時間,巴黎街頭湧現出成百上千的自行車。1830年,法國政府還爲郵差配備了這種自行車作爲交通工具。

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製造自行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制作用的車把,製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運動。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了。

1817年,德萊斯第一次騎自行車旅遊,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一次比賽,他騎車4小時通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儘管如此,仍然沒有一家廠商願意生産、出售這種自行車。

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行車前輪上,使自行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後幾十年中,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如風帆自行車、水上踏車、冰上自行車、五輪自行車,自行車逐漸成爲大衆化的交通工具。以後隨著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行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

(轉貼自奇摩知識家/ 回答者:蛤。蜊  回答時間:2005-10-22 07:58:47)

有趣的知識跟大家分享喔~~~~~